分享
在第二章中,我们介绍了微型逆变器和组串逆变器在直流:交流比率上的差异,即使在不使用电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。本章将详细介绍组串逆变器优于微型逆变器的原因和方式。
直流:交流比是太阳能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。它将太阳能模块的总功率容量(直流)与逆变器的最大输出容量(交流)进行比较。例如,一个 15 千瓦的系统配备一个 11.4 千瓦的逆变器(或微型逆变器容量之和),其直流:交流比为 1.3:1。
据领先的太阳能设计和性能仿真软件 Aurora Solar 称:"通常情况下,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尺寸过大,使直流-交流比大于 1,这样当发电量低于逆变器的额定值(通常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)时,就能获得更多的能量。
然而,极光太阳能公司继续说:"这种方法并非没有成本。要么花钱购买额外的逆变器,要么因逆变器削波而失去能量收获"。
但并非所有直流:交流比率的表现都相同,尤其是在比较组串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时。
当模块输出超过逆变器容量时,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都会产生能量损耗,但组串式逆变器的平均损耗较小,因为:
1.组串逆变器的总功率平滑化
组串式逆变器在阵列级管理电力,将所有模块的输出合并为一个直流输入。这意味着
2.微型逆变器中的每模块削波
微型逆变器为每个模块独立运行,在模块一级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,从而造成效率低下:
让我们通过比较微型逆变器与组串逆变器在相同房屋(见图 16)上相同直流:交流比例下的性能差异,来了解两者的不同之处:
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配置的性能比较。方案 2 中的微型逆变器由于在模块层面上产生剪切,因此剪切了 13% 的产量。而方案 1 中的组串式逆变器则不会产生损耗,因为东面阵列的较低输出抵消了西面阵列的较高输出。
图 16 中的发电量曲线说明了两种技术在一天内的性能差异。
直流架构: 只有当总输出功率(东阵列+西阵列)超过逆变器容量时,才会夹住逆变器。方向不同。剪切的可能性较小。
交流架构:在每个模块上进行削波 - 因此先削波东阵列,再削波西阵列,从而降低总输出功率。削波的可能性更大。
组件经常安装在多个方向(如朝东和朝西的屋顶),因为
并非所有的直流:交流比率都相同。当直流电超过交流电容量时,组串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都会产生能量削波,但组串逆变器通过汇聚整个阵列的功率,可显著降低削波损耗。
对于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产量和节约能源的业主来说,直流优化组串逆变器系统是不二之选--它可以捕捉更多的能源,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,并为太阳能+储能的未来做好准备。
--
网络研讨会: 4 月 15 日(美国税收日),我们将举办网络研讨会,深入探讨微型逆变器税收系列的细节。 在此注册参加网络研讨会。
以下是本系列所包含章节的完整列表(链接将随着章节的出版而添加):
以下是本系列所包含章节的完整列表(链接将随着章节的出版而添加):